深圳新闻网2025年10月15日讯(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)10月14日是世界标准日,记者昨日从以“标准赋能产业,合作创赢未来”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标准日活动中了解到,深圳标准化工作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。2025年截至目前,我市企事业单位参与研制国内标准689项,累计8153项;国际标准(含国外先进标准)216项,累计3595项;国际国内标准共11748项。
会议由深圳市制造强市和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、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,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承办。据相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,累计100家国际国内标准组织工作机构(TC/SC/WG)落户深圳;65个标准研制项目获得“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”;226个标准研制项目获得深圳市科学技术奖标准奖;累计获得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51个;研发与标准化同步试点企业84家、深圳标准创新基地24家。制定并发布深圳地方标准99项,累计发布1208项;全市累计颁发470张深圳标准认证证书。
企业创新实践,实现了从“跟跑”到“领跑”的标准突围。深圳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的主体,更是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力军。截至目前,深圳企事业单位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覆盖光伏、新能源、无人机、基因检测、石墨烯等关键领域,标志着深圳正从“技术追随者”向“国际标准引领者”加速转型。
以贝特瑞、美团、比亚迪为代表的一批深企,在多领域实现标准“破局”。贝特瑞联合国家级科研机构向IEC提交石墨烯标准提案,经历国际质疑仍坚持推进,最终于2020年成功发布该领域首项国际标准。美团针对无人机感知与避障系统缺乏统一国际标准的情况,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航空航天器技术委员会,牵头制定相关标准并于2025年正式发布,填补了全球低空物流安全领域的标准空白。比亚迪积极参与联合国WP.29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法规制定,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走向世界。